弗洛姆的作品以紀錄社會政治以及作為基礎哲學和心理學著名。
弗洛姆於1941年發表他的第一本重大著作《逃避自由》。1947年出版其續集——《為自己的人》。這兩本著作概述了弗洛姆的人的本性理論中人的性格理論。弗洛姆最流行的著作是1956年出版的《愛的藝術》,他在這著作中概括並補充了《逃避自由》和《為自己的人》及其他著作中的人性理論。
弗洛姆從小學習《塔木德經》(猶太教的法典),人生觀受其影響深遠。年輕時他跟隨猶太教祭司J. Horowitz學習《聖經》,後來在海德堡大學修讀社會學博士時跟隨祭司Salman Baruch Rabinkow學習 。在法蘭克福讀書時又跟隨過Nehemia Nobel和Ludwig Krause。弗洛姆的祖父及其兩個哥哥都是祭司,一個舅公是著名的《塔木德經》學者。然而在1926年,弗洛姆離開正統猶太教,轉向以人本主義解釋《聖經》的典範。
弗洛姆對《聖經》中亞當與夏娃被逐出伊甸園的故事的解釋奠定了他的人本主義哲學的基石。弗洛姆指出,辨別善惡通常被視為是一種美德,研究《聖經》的學者卻都認為亞當與夏娃吃知善惡樹的果實犯了罪,因為他們違背了上帝代表父性的一面。他認為人應運用其創造力來建立自己的價值,不是以服從父性權威和依賴母性的關愛來建立道德價值。弗洛姆認爲人應當脫離宗教中將上帝當作父親和母親來愛的主流態度,認識到上帝是人類所需要追求的全部事物投射,從而擁有成熟的、愛的能力,而非停留於幼稚的愛。他也認爲關於上帝的觀念,在歷史和宗教的形成中,根據精神分析的理論是逐漸演變和成熟的。
除了純粹譴責權威主義的價值體系,弗氏也把亞當與夏娃的故事作為比喻,以解釋人類不安的情緒。亞當與夏娃吃了知識樹的果實,他們意識到當自己仍然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自己與大自然已不再是一體。於是他們覺得 「赤裸」和「羞愧」。他們已經進化成人類,意識到自己,意識到道德價值,意識到面對大自然和外部世界的巨大力量帶來的無力感,不再是與自然為一體,只有動物本能的那個「準人類」。按照弗洛姆,罪惡感和羞愧源於人意識到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間存在的割裂性。要解決這種存在的分裂,唯有發揮人類的積極力量和創造性——愛和理性。
弗洛姆認為愛是人與人之間的創造力,而不是感情。他以此創造力把各種經常來當作「真愛」的證明的自戀神經症和性虐待傾向區別開來。弗氏相信愛的本質有四大元素:關懷、責任、尊重和了解。認為「愛情」的經驗只代表一個人未能真正了解愛的本質。弗氏利用《聖經》裡約拿的故事說明在現今人際關係中,關懷和責任的特質已十分少見。故事講述尼尼微城鎮的居民有罪,要承受惡果,約拿卻不願意去拯救他們。弗氏稱現代社會的人缺少對別人的自由的尊重,更不了解別人真正的希望和需要。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病态、不义的尺度便是它不符合人性和人的需求,据此他提出了人有五种需求:
相属需求。指个体具有爱人与被爱的需求,希望认识别人,了解、关怀别人,并愿意对别人承担责任;
超越需求。指个人希望在作为上超越物质条件的限制,在精神上能表现出创造性的人格特质;
落实需求。指个人希望与别人、社会及与大自然亲密结合,从而获得安身立命的需求;
统合需求。指个人力求自己人格统整,希望在世界上活出意义来的心理倾向;
定向需求。指个人具有努力寻求生活方向从而获得心安的心理倾向。
他讨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应付孤独感的几种心理机制,他称之为性格的动力倾向性:
接纳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没有生产或提供爱的能力,他所需要的一切完全寻求别人帮助、依赖别人,是接受者而不是给予者。
剥削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并不期望接受,而是依其暴力、诡计等,从他人处巧取豪夺,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贮藏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把外部世界视为威胁,通过贮存和占有而获得安全感。
市场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的价值观是在市场上把自己当作商品,使自己具备适合雇主所需之性格特征。
创造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充分发挥其潜能,成为创造者,对社会可以作出创造性的奉献。
上述前四种倾向性都是人格的病态表现,针对有心理疾病的人而言,提出应当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性格倾向实施治疗与拯救;只有创造倾向性是人格常态的、健康的表现,对一般的健康人,应加以积极的引导,促使他们的人格健全地发展。
弗洛姆提出了社會潛意識,社会潜意识是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共同存在的被压抑的领域。他指出,历史上大多数社会都是少数人统治并剥削多数人,因此必然会想方设法不让大多数人意识到这种社会的不合理,必须把人们的怨恨情绪压抑下去。压抑的机制是每个社会都有的一套决定人 的认识方式的体系,其作用类似于过滤器。除非人们的经验能够透过这个过滤器否则就不能成为意识。这种社会过滤器由三种要素组成:一、语言。难以用语言表达 的经验和现象则难以成为明确的意识;二、逻辑,不合逻辑的经验被排斥在意识之外,而不同文化有不同的逻辑;三、社会禁忌,指每个社会都排斥某些思想和感 情,使之不被思考、感受和表达。在构成过滤器的三种要素中,社会禁忌是最重要的。社会潜意识和社会性格一样是联系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中介环节。對个人方面,是个体为逃避被他人和社会所孤立和排斥而形成的心理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