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吃瓜群众,最近简兔开始注意到,各个渠道都能看到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宣传信息。
虽然根据人口普查条例规定,我国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尾数逢0的年份为普查年度,标准时点为普查年度的11月1日零时,但不少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已经开展了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工作了。
全国人口普查相当于对全国近14亿人口进行一次全国大点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成功进行过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 为及时掌握人口发展变化情况,在两次人口普查之间进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
全国人口普查涉及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以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不只是要摸清人口总数这一项指标,还要全面查清人口结构、分布等方面的最新情况,要统计的事项涵盖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方方面面的情况。
有些吃瓜群众可能不理解,为什么国家要搜集这么多信息?这些信息被统计在册以后,吃瓜群众的隐私还有保障吗?
美国1790年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一般认为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现代意义的人口普查,从那时开始到现在,世界上的人口普查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的美国人口普查跟我国一样是十年一次,他们人口普查的主要意义是议席再分配,2010年就进行过一次,全国五十州的居民,加上海外军人及家属,同时去除无议席的哥伦比亚特区和波多黎各,每647,000人选一名众议员。2020年的人口普查,因为疫情等原因推迟至2021年举行了。
我国与美国的体制不一样,所以人口普查的意义比美国要大很多。
因为只有摸清楚人口家底,才好提供基础设施,做好社会保障等方面安排,为制定和完善相关民生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同时摸清人力资源结构信息,才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等状况,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后续产业的发展提供信息支持;也是为人口战略和政策提供信息,才能更好地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展开全文
至于隐私会泄露的担心,则是吃瓜群众过虑了。相关的统计法律法规早就明确,人口普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普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作为对人口普查对象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不得用于人口普查以外的目的。如果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没有尽到保密义务,必然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人口普查数据公开,当然是公开宏观的数据,任何人无法查看个人资料,并且会按照规定对原始数据进行保存和销毁。
积极支持和配合人口普查工作,是每个普查对象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哦~
本文部分文字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