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世界中,有很多常闻常见的“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在课本里不一定能找得到,但在实际生活中习以为常,甚至有时还会脱口而出。而究其含义,往往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课本之外》这个栏目,带你感受这些冷门知识的温度,认识“最熟悉的陌生人”。“断齑画粥”是指谁的勤学苦读生活?
断齑画粥(断:切断;齑:酱菜或腌菜之类),意思是食物粗简微薄,形容贫苦力学。该成语形容的是范仲淹。他年轻时家境贫寒,每天仅用两升小米煮一锅粥,待粥冷却凝结后切成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并佐以切碎的咸菜度日。这个典故用来形容一个人生活清苦、勤奋好学。
“首饰”原来是男人戴的帽子?“首饰”一词今天多指女人佩戴的装饰品,可在古代,“首饰”专指的是男人所戴的帽子。秦代时,给武将戴的帽子上增加了红色的头巾,用来区分贵贱。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就要举行冠礼,要戴上帽子,可见在秦代之前,人们就已经把帽子称作“首饰”了。周代,女人头上的冠戴服饰叫“首服”或“首伏”,后来女人头上的装饰品也叫“翠翘”。大约从西汉末年开始,“首饰”一词开始通用于男女,男女头上所佩戴的装饰品一律称作“首饰”。到了唐代,“首饰”一词就专指女人头上的装饰品了。
“秋老虎”和老虎到底有什么关系?在民间俗语中,“秋老虎”常用于形容立秋之后仍然炎热的天气。天气跟老虎有什么关系呢?原来,“秋老虎”乃是“秋老火”之误。在五行学说中,秋属金,初秋的时候,金还属柔弱,火气已衰老。韩愈有《纳凉联句》诗:“金柔气尚低,火老候愈浊。”王安石《病起》中吟咏道:“稚金敷新凉,老火灺残浊。”稚金,初秋之气;灺(xiè),烛尽。“火老”和“老火”皆指五行之中火的衰退。立秋之后,金虽生而尚显稚嫩,火虽老而犹有余威,故称“秋老火”。民间不解“老火”的确切含义,而用更形象更凶猛的老虎代替,“火”和“虎”也是一音之转。这就是“秋老虎”的来历。
为什么要用勾手指发誓?小孩子常常喜欢勾着手指,一本正经地念道:“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以此表示信守诺言,说话算数。推敲勾手指的来历,可能与手指的作用有关。指,具有“旨”的含义,代表着个人的内心想法和意旨,手指相勾就有交流内心想法的意味。再加上国人有指天为誓的发誓形式,所以“指”便在盟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盟誓中,手指既要郑重其事地签名画押,有时还要割破手指,歃血为盟。有鉴于此,人们便简单地以勾手指表示约誓,表达互相心意,有时还将大拇指相摩击当作盖章签名并以此为证。
为什么古代称女婿为“东床快婿”?东晋太傅郗鉴想在琅琊王家的公子中挑选出满意的女婿,最后郗鉴看中了露着肚子,躺在东边床上吃东西的王羲之。因为其他公子都很拘谨,只有王羲之从容坦然。后世用“东床快婿”指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
这些食物在古代有何雅称?茶——不夜侯
鲤鱼——六六鳞
西瓜——碧玉团
猪大肠——佛扒墙
杨梅——龙睛
蛋炒饭——菩提玉斋
面条——水引
石榴——丹若
山药——玉延
茄子——落苏
中考情景练(宜昌市)请根据你的理解,将“斤”“两”“铢”“钧”四个古代重量单位按称量尺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应为 ?
答案:铢;两;斤;钧
十圭(guī)重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重一斤,三十斤是一钧。
(贵州省)下列名著中的人物,作画扬名后避世隐居的是( )。
A.《儒林外史》中的王冕 B.《简·爱》中的简·爱
C.《水浒传》中的浪子燕青 D.《西游记》中的菩提祖师
答案:A
王冕出身贫寒,幼年放牛时自学成才,以诗画闻名,擅长墨梅等题材。成名后,王冕多次拒绝朝廷征召,选择归隐至病逝。
来源:《好学少年》周刊第14期
本版主持:“好学”姐 华晓夏
审读 夏忠义
责编 胡建国
监制 刘旭道